花中含量野菊有效研究进展成分测定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野菊有效研究干燥头状花序,味苦、花中含量辛,成分测定性微寒,进展一般生长于野生地带,野菊有效研究具有抗菌、花中含量消炎、成分测定解毒、进展降压、野菊有效研究明目、花中含量镇痛等作用。成分测定常被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进展上呼吸道感染、野菊有效研究扁桃体炎等疾病,花中含量也可用于预防感冒、成分测定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作用。同时,由于颜色鲜艳,野菊花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剂。野菊花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成分、萜类成分、有机酸类成分、挥发油类成分等,其中黄酮类和有机酸类成分是野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随着野菊花的药效作用在临床上获得认可,近年来对野菊花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高效液相技术测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HPLC法是天然药物含量测定最为常用的方法,也被用于测定野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例如,宋冷梅等建立同时测定野菊花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蒙花苷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XD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蒙花苷的质量分别在2.296~45.920ng、0.403~8.064ng、0.410~8.208ng、4.296~85.920n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2%、99.38%、98.79%、101.30%,RSD均小于2.0%(n=6)。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重复好,适用于野菊花黄酮苷类含量测定。
吕文文等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中蒙花苷与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控制入药野菊花的质量。采用WelchromC18(4.6mm×250mm,5μm),甲醇-水-醋酸(52∶46∶2)流动相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4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安徽、山东产的野菊花2种黄酮苷含量较高,约为其他产地的2倍。不同产地野菊花中蒙花苷和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入药时应选择黄酮苷类含量较高的野菊花。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用于野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该法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稳定可靠等优点。例如,武秀丽分析RP-HPLC法用于野菊花中有效成分木犀草苷、绿原酸、蒙花苷含量测定的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野菊花中木犀草苷、绿原酸、蒙花苷含量,以色谱柱(4.6mm×250mm,5μm),波长334nm,流量1.0mL/min,柱温30℃,流动相(0.05%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进行检测。不同批次野菊花检测,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小,而木犀草苷、蒙花苷含量差异较大。RP-HPLC法能准确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蒙花苷、木犀草苷成分含量。
3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研究表明,UPLC法用于测定野菊花中黄酮类成分和有机酸类成分;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例如,戴胜等建立UPLC同时测定野菊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蒙花苷及芹菜素10个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PlusC18色谱柱(2.1mm×100mm,1.8μm);以甲醇(A)-0.3%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25℃。10个成分在38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2,n=6);平均回收率均在96.4%~103.2%(RSD<2.0%,n=6);测定的6批样品中上述10个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1.018~3.430、0.079~0.365、0~0.269、1.198~2.754、0.185~0.765、1.135~6.659、0.587~2.808、0.103~1.663、0.495~13.050、0.214~0.933mg/g。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野菊花药材的多成分同步测定,为野菊花的全面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范帅帅等建立同时测定野菊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蒙花苷、芹菜素8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UPLCBEHC18,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检测波长为335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样品室温为8℃。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蒙花苷、芹菜素进样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1.680ng、2.21126.532ng、0.1782.136ng、0.0560.672ng、0.4605.520ng、1.26015.120ng、2.72532.700ng、0.1200.144ng(r>0.9996);检测限分别为0.02ng、0.02ng、0.02ng、0.01ng、0.01ng、0.01ng、0.04ng、0.01ng,定量限分别为0.06ng、0.07ng、0.07ng、0.03ng、0.04ng、0.04、0.13ng、0.02ng;精密度、稳定性(10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5%102.04%(RSD为1.03%1.65%,n=9)。建立的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和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野菊花中8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夏伯候等评价野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5种成分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其U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BTS+法评价5种成分的抗氧化能力;采用UPLC法进行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以ACQUITYUPLCBEHC18(100mm×2.1mm,1.7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结果是5种成分均具有一定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以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的清除能力最强。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蒙花苷、芹菜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012~0.0960μg、0.0023~0.1808μg、0.0011~0.0904μg、0.0039~0.3144μg、0.0013~0.10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7%、99.25%、99.46%、100.18%、99.70%,RSD均小于2.0%。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野菊花中5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以作为野菊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4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定野菊花中有效成分
近红外光谱是一种绿色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试剂消耗低等优点,已被用于野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例如,毛佩芝等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野菊花药材中水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采集45批野菊花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分别用烘干法和HPLC测得药材中水分及蒙花苷含量值作为参考,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野菊花药材水分及蒙花苷的定量模型,并用未知样品进行验证。野菊花药材水分和有效成分蒙花苷含量PLS模型得到的NIR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模型的交互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0.568、0.282;相关系数R2为0.9761、0.9551;RESP均控制在10%以内,完全符合中药生产过程实时分析的精度要求。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速测定野菊花药材水分和蒙花苷含量,有助于药材入库的快速检验,节省人力物力。
胡小莉等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总黄酮含量。分别采集6个不同产地的野菊花样品,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采集不同产地野菊花近红外图谱;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2nm处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作为参考值,将近红外图谱与野菊花中总黄酮含量值进行关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所建总黄酮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R~2)、校正均方差(RMSEC)、预测均方差(RMSEP)、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98927、0.131、0.163、0.292;验证集样品的总黄酮含量近红外预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08%。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快速,操作简单,预测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呼海涛等运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采集野菊花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HPLC测定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含量作为参考值,将近红外光谱与蒙花苷含量参考值进行关联,建立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91,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为0.0136,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397,验证集样品预测相关系数(r)为0.9976,预测均方偏差(RMSEP)为0.0185。近红外光谱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准确,可以用于河南产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综上所述,野菊花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等。野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野菊花质量控制的指标,所以关于野菊花含量测定的研究也是围绕黄酮类化合物开展的。虽然上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挥发油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也是野菊花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为野菊花的综合评价提供指导。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香叶木素,绿原酸,木犀草苷
(责任编辑:时尚)
-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发布:江苏独占鳌头,浙江、山东和河南均“上双”|快讯
摘要:2021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GDP总和达11.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84%,而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之和达15.24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3.52%,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总体增速超过20%,也高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吴娟 黄慧 记者薛庆元)“语文基础知识全勤0元学”“19.9元10节课,再送教辅材料大礼包”……近年来,各大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石校飞记者徐文智)当下,“网络购物”“网络借贷”“电子支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的活动也逐步从&ldquo ...[详细]
-
加大对不良网络借贷的监管力度■全国人大代表 李君●背景随着网贷平台无序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从实践来看,虽然网络借贷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消费力不平衡问题,以及解决紧迫消费需求,但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数据云存储方式具有数据存储量扩展性强、传送快捷、调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云存储服务到期后的数据管理也成为新的问题。7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宣布针对云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下旬,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督局通报2020年银行保险消费投诉情况。其中,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督局系统共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875件。其中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6 ...[详细]
-
提高网约货车准入门槛■全国人大代表 李志强●背景近来,网约货运行业乱象频生,饱受广大从业者和消费者诟病。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网约货运行业正在重蹈网约客运行业的覆辙。因此,亟待重构网络货运平台经营模式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记者李青山)随着汽车广泛普及,机动车驾驶培训以下简称驾培)消费需求持续扩大,随之也就出现驾培行业门槛降低、竞争激烈加大,个别驾校盲目追求利润空间,出现管理不完善、收费不透明、服务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司宇萌)据“工信微报”消息,工信部针对“3•15”晚会报道的部分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立即组织核查,并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 记者 李青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公布了2020年查处的反不正当竞争十大案例,以提醒广大经营者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针对近年来网络平台竞争加剧、线上不正当竞争和网 ...[详细]